下面这篇优先的文章来自Axb的自我修养,写得很直白、很真实,很有营养,分享在这里与君共勉!
1.摘要最近有一些毕业不久的同事问我:“你工作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窍门?怎么才能快速成为高手?”
想起当初刚入职,新人培训的时候,也跟其他同事讨论过这个问题:如何才能成为业界大牛?当时自己只是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思路方法什么的没有多想。
加入微博平台架构部的时间也不短了,趁着快过春节总结了一下自己入职微博以来的工作情况,从互联网开发的半个门外汉,到如今能设计一些架构、排查一些问题、分享一些经验,收获颇多,感想颇多,也逐渐意识到思路和方法的重要性,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。主要分为学、做、想三方面。
2.学会学习学习无疑是程序员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,尤其是互联网这种日新月异的行业,把学习当做工作的一大半也不为过。
2.1.自主学习最近发现身边的人并不是不想学习,只是每天都在纠结自己到底学什么好:简单的没挑战,复杂的看不懂;旧技术怕过时,新技术没方向……
讲讲自己毕业后的经历,毕业之后去了个不大不小的公司,工作主要是做一些XX管理系统之类的东西,没什么挑战,也用不上什么技术,基本上前端用个extjs后面套个sqlserver就解决了。工作稳定了几年,业余时间除了wow没别的事情做,觉得这么闲下去不是办法,于是之后一年的时间里,用上班摸鱼和下班休息的时间学了这些东西:
闲着无聊想做个小游戏,发现游戏相关的书大多是英文的,看不懂,一咬牙翻译了《Real-timerending3rd》的前几章,刚开始前言都看不懂,只能一个词一个词的翻字典,一句话要琢磨几个钟头到底作者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。翻译了几百页英文书之后,发现自己看英文书没什么障碍了,于是开始每天用休息和摸鱼的时间看书。
看完游戏引擎的书之后,把irrlicht引擎的代码看了一遍,然后自己山寨了一个3d渲染的场景管理器,还有个朴素的渲染引擎。
给自己的游戏引擎写了个基于脚本语言的解释器,为此看了不少编译原理和虚拟机的书,了解了程序究竟是什么东西,这是我觉得收益很大的一件事情。
看编译原理的书的时候发现操作系统的知识有些欠缺,又去看了linux内核相关的书。之后买了个开发板天天修改内核玩,毕业以后又一次了解了内核的cpu调度、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,了解了应用是怎么跑在操作系统上,操作系统又是怎么运行在硬件上的,这也是收益很大的一件事情。
看完操作系统又顺着看网络相关的书,之后把light